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楊曉紅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楊曉紅

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楊曉紅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楊曉紅 正文

姓  名: 楊曉紅 性別:

出生年月: 1963-7-0 工作單位: 西南大學

所在院系: 園藝園林學院 職稱: 教授

行政職務: 招生專業(yè): 071001植物學

研究領域: 園藝植物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微生物生理生態(tài) 是否兼職:

指導博士生總數(shù): 指導碩士生總數(shù):

目前博士生數(shù): 目前碩士生數(shù):

個人簡介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博士后。1983年在云南大學獲植物學理學學士,1988年、2001年分別在前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獲植物學碩士和果樹學博士學位。1999年4月-2000年4月在日本愛媛大學農(nóng)學部門屋一臣教授實驗室研修。2003年7月 - 2005年9月在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博士后流動站與孫中海教授合作開展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1. 園藝植物菌根資源多樣性、分類及應用潛力研究   1996 - 2006年,先后在日本國際教育協(xié)會(AIEJ)短期學生交流推進制度和平友好獎學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三峽庫區(qū)(湖北段)柑桔優(yōu)勢叢枝菌根真菌資源及其離體培養(yǎng)技術研究(編號:2003034492)”、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AM真菌與柑桔轉型根雙重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產(chǎn)孢機理研究(編號9069)”等基金的資助下,分別在園藝植物(柑桔類和藥用植物)菌根資源的多樣性、菌根真菌的分類、菌根柑桔的營養(yǎng)生長和礦質吸收機理、柑桔菌根應用潛力(耐貧瘠耐干旱耐高溫、促進生長、提高果苗和果實品質)、叢枝菌根真菌生長促進物質的分離提純、叢枝菌根真菌的離體培養(yǎng)體系建立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重點是研究庫區(qū)柑桔菌根資源的多樣性和分類,從三峽庫區(qū)桔園中篩選柑桔高親合性優(yōu)良叢枝菌根真菌,建立叢枝菌根真菌與柑桔Ri T-DNA轉型根的雙重培養(yǎng)體系,進一步探索影響叢枝菌根真菌離體純培養(yǎng)的關鍵因素。   2. 園藝植物生殖生物學、系統(tǒng)演化、評價和利用   1985 - 2005年,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蘋果和蘋果屬植物的起源演化》、《世界蘋果屬植物種的多型性特征及種質特性研究》及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對蘋果屬植物的形態(tài)學、系統(tǒng)分類學、孢粉學、小金海棠的無融合生殖特性等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基礎研究,提出蘋果屬植物的孢粉大小、外壁紋飾和P/E值是該屬植物分類和系統(tǒng)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參考特征。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者之一,蘋果屬植物重要砧木資源小金海棠的研究成果于1986年獲農(nóng)牧漁業(yè)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蘋果和蘋果屬植物的起源演化及種的多型性特征和種質特性研究成果于1999年獲得了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完成人)。研究成果收入《中國果樹志 - 蘋果卷》、《蘋果學》和《蘋果屬植物種質資源研究》中。有關蘋果屬孢粉學及其對蘋果屬植物系統(tǒng)演化的貢獻研究成果,被瑞典國家博物館收藏。   3. 園藝作物遺傳轉化及應用研究   2002-2006年,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三峽庫區(qū)(湖北段)柑桔優(yōu)勢叢枝菌根真菌資源及其離體培養(yǎng)技術研究(編號:2003034492)”、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AM真菌與柑桔轉型根雙重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及產(chǎn)孢機理研究(編號9069)”等基金的資助下,對長壽沙田柚、枳殼、檸檬、紅桔等柑桔外植體的遺傳轉化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建立了長壽沙田柚轉型根優(yōu)化培養(yǎng)體系,獲得了長壽沙田柚Ri T-DNA轉型根。目前重點是對柑桔及重要藥用植物的Ri T-DNA轉型根遺傳穩(wěn)定性和克隆個體繁殖特性等開展深入的研究,為多種柑桔的高親和性叢枝菌根真菌的離體純培養(yǎng)建立多樣的優(yōu)良培養(yǎng)體系,并為重要藥用植物根系的重要代謝產(chǎn)物實現(xiàn)工廠化規(guī)模生產(chǎn)提供重要的理論和應用依據(jù)。

著作及論文

代表論著:   1.Ishii T,Yang XH,Matsumoto I et al.Effect of fermentation of organic mater on changes in growth stimulatory and inhibitory substainces for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Jour Japan Soc Hort Sci, 69   (Suppl.1),2000,69(1):218   2.楊曉紅等.叢枝菌根真菌的垂直平板定時轉動培養(yǎng)及菌絲生長觀察,菌物系統(tǒng),2001(3):258-361   3.楊曉紅等.雜草發(fā)酵物對枳生長和VA菌根形成的影響,園藝學報,2001(4):336-338   4.楊曉紅等,叢枝菌根真菌培養(yǎng)方法研究進展,菌物學報,2004,23(3):444-456   5.仝瑞建,楊曉紅等,長壽沙田柚無菌苗培育研究,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5,21(8):278-281   6.楊曉紅等,AM真菌種間差異對枳殼生長及抗熱效應的研究,菌物學報,2005,24(4):582-589   7.楊曉紅等,長壽沙田柚Ri T-DNA轉型根優(yōu)化培養(yǎng)體系研究,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5,22(1):178-281   8.YANG Xiao-hong et al.,Optimizing culture system of Ri T-DNA Transformed roots for Citrus grandis cv.Changshou Shatiany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6,5(2):90-97   9.仝瑞建,楊曉紅等,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6,22(1):283-286-784   10.仝瑞建,楊曉紅等,AM真菌種間差異對柚苗營養(yǎng)生長及礦質含量的影響,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6,17(7)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西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西南大學報錄比、西南大學考研群、西南大學學姐微信、西南大學考研真題、西南大學專業(yè)目錄、西南大學排名、西南大學保研、西南大學公眾號、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南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upcoffee.cn/xinandaxue/daoshi_550502.html

推薦閱讀